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原创评论
把握现实逻辑 撬动发展势能
发表时间:2025-05-29 21:26:00 来源:通辽日报

—— 一场项目建设“夏点兵”带来的思考

 

 

奋战当 “夏”抢工期 ,项目建设热潮涌。

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会是对经济发展节奏的精准把控,更是对澎湃动能的激发加速。

二季度是冲刺“双过半”目标的关键阶段和为下半年蓄势的发力节点。通辽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抢抓全年经济运行的“黄金窗口期”,通过南北双线实地观摩、现场调度,将经济运行压力转化为项目推进动力。

从“新春第一会”到经济工作剖析会,再到此次项目建设“夏点兵”,通辽用连续性的时间节点串联起发展脉络,让每个季度的“施工图”都成为全年高质量发展的“进度条”。

这场夏日攻坚战,是对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对“时、势、事”进行的深刻诠释。当每个项目都成为撬动发展的支点,当每次破题都化作“链”动突围的契机,通辽正在用“拼抢实”的如椽巨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把握好时,时不我待

良弓在手、贵在速发 。

透过这场夏日攻坚战,我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发展时速——内蒙古华福不锈钢有限公司与奈曼旗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实现“拿地即开工”,从签约到开工仅用20天;霍都一期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自去年8月4日开工后快速推进,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全市房地产以29.3%的增速完成15.4亿元投资,在建楼盘与新开工面积激增47.4%……一切都彰显通辽项目建设等不得、慢不得的发展共识。

当前,通辽正处在“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关键阶段,有喜有忧。喜是农牧业平稳运行筑底盘,工业回暖强支撑,消费复苏添动能——三重发力夯实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基本盘;忧是通辽暴露出内生动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经济体量偏小叠加产业韧性薄弱,使得区域竞争呈现“标兵加速领跑、追兵贴身紧逼”的双重挤压态势。

发展从来不等待懈怠者,只会眷顾奋进者。

这场夏日攻坚战,激励我们无论在实践中矛盾多么集中、任务多么繁重,必须保持紧抓快办、主动出击的态势,持续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保持拼搏斗志,在项目建设上竭尽全力抓前期、抓调度、抓要素保障,千方百计提高项目履约率、手续办结率、落地开工率,进一步把“突破困局”的来势巩固好,把“跨越追赶”的速度冲起来,全力以赴争名竞位。

这场夏日攻坚战检验的不仅是发展韧性,更是战略机遇的把握能力与超常规突破的胆识魄力。我们一定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破解堵点,在倒逼转型的紧迫态势中,把时间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承接好势,迎势而上

发展如棋局,善弈者谋势。

于通辽发展而言,“势”是政策红利下释放的重大机遇,唯有借势而谋、乘势而上,才能在竞争赛道上突破重围、抢占先机。关键之“势”在于始终与国家战略、自治区党委部署同频共振,立足市情聚焦工作目标,坚定信心、持续发力。

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节点,这场夏日攻坚战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同频共振的发展理念,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果——通辽市盈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日处理2×240万方天然气液化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如今30%的工程量进度彰显出“通辽速度”。企业负责人刘鑫源介绍,“该项目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借中俄东线天然气直供东风,投产后年输气量达20亿方,将有力填补东三省及蒙东地区天然气液化产能缺口。”霍煤鸿骏铝电公司扎哈淖尔分公司通辽市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作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将建成国内绿电占比最高的“绿电铝”生产线,助力通辽北部打造全国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示范,更对当地铝产业链从“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借势国家战略,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是实现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提质的题中之义。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为进一步坚定各方发展信心、积极有效应对困难挑战、不断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指明前进方向和发力重点。全区经济工作剖析会要求各地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有效工作,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顺势而为,借势发展。不能坐等“幸福来敲门”!各地各部门必须精准吃透党中央提出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政策取向,深入领会国家、自治区一系列增量政策中的现实机遇,主动谋划、主动争取、主动落实,千方百计保障发展不能慢下来、任务不能减下来、指标不能降下来,为通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落实好事,有志事成

夏日点兵,让一个个施工现场成为检验落实成效的“考场”。这些项目“成色”如何?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何在?

从科左后旗运达风电增量配电网项目到开鲁县农事服务中心项目;从库伦旗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项目到科尔沁区的蒙东(通辽)高端重型基础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从霍林郭勒市创源102万吨绿色铝基新材料项目到扎鲁特旗霍煤鸿骏铝电公司扎哈淖尔分公司通辽市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现场会成为各地发展的“竞技场”,也是检验干部担当的“试金石”。

有志者事竟成。项目的落地最终要落脚于“事”的攻坚。现场观摩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学习的重要契机,更是推动落实的有力抓手。

怎样落实好“事”? “开展以商招商”“注重招商引资的效益”“继续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力度”……“招商引资”成为本次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会中的高频话题。 大家一致认为,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不能“守株待兔”,必须“虎口夺食”;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脚下沾泥”。

怎样落实好“事”?关键在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只要我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主动靠前服务,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就一定能让优质的营商环境成为吸引企业、留住企业的“金字招牌”。

怎样落实好“事”?关键在人的精神状态。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一项去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我们相信,只要全市广大干部增强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提振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坚定跨越追赶的自信心,保持争先竞位的进取精神,齐心协力突破发展瓶颈,就一定会赢得发展的主动。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我们务必要把握好“时”,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楫争先;承接好“势”,借国家战略东风续写绿色发展新篇章;落实好“事”,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将发展蓝图变为现实画卷…… 

徐健 白菊花 赵彦臻 李争

编辑:谢雨廷
回到顶部

通辽市文明办

官方微博“文明通辽”

通辽市文明办

微信公众号“文明通辽”

“今日通辽”

移动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