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臣(右)每天的生活很忙碌也很充实
寒冬腊月,虽是农闲时节,但科尔沁区种粮大户马忠臣却依然很忙碌。今年他要辐射带动一万多户农户发展科学化、规模化种植。目前正忙着协调土地流转的事儿。
在汇民盛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里,马忠臣与前西艾力村村民王付就土地流转相关事项进行协商。王付家里有30亩土地,2017年开始全部流转出去,他则腾出时间打零工,每年又能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因为已经合作多年,王付对马忠臣的为人十分了解,所以很放心,对流转价格也表示满意,当即便决定签署合同。
马忠臣因为会种地,乡亲们都叫他“种粮状元”。今年,马忠臣要在钱家店镇周边大面积推广玉米高产密植技术。为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整合更多的零散土地。“今年还是以托管、流转两种模式进行土地整合,总面积是10000亩,目前已经谈妥4000亩,剩下的6000亩春节之后再继续推进。”马忠臣向记者介绍道。
这边流转土地的事儿刚接近尾声,马忠臣又连忙开始接待从开鲁县驱车赶来的王忠。王忠是从电视上看到关于马忠臣的报道,专程来学习如何种地。马忠臣热情地招呼他坐下,随后侃侃而谈,聊起了自己的种地心得:“想增产增收,必须科技为先。把大型机械引进来,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单产……”
从不会种地,到跟着专家学种地,再到成为“种粮状元”,马忠臣知道,只有依靠科学才能增产增收。新的一年,他要在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配合科尔沁区政府、中国农科院和中国农大的专家团队建设万亩智慧农场,通过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对上千亩农田的田间管理。“今年预计上3000亩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配套的无人驾驶拖拉机。”马忠臣说,目前所有设备的安装工作都在进行中。
来访者求知若渴,传业者倾囊相授,待王忠离去,太阳早已隐了下去。但马忠臣的事情还没有忙完,接下来他还要接待从自治区西部地区来我市学习玉米种植技术的农牧局工作人员和种粮大户。
“原来种地是为了自己挣点钱,而现在想的是把这项技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农民都跟着受益,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马忠臣说,2025年,他打算先从钱家店镇里做起,每个村找一名合作伙伴,把他培养成科学种植能手。再做几个试点,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把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在科尔沁区乃至全市推广,让更多的农民通过科学种植增产增收。
记者 冯丽丽
通辽市文明办
官方微博“文明通辽”
通辽市文明办
微信公众号“文明通辽”
“今日通辽”
移动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