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科尔沁文化
魅力皮影 古韵非遗
发表时间:2022-08-16 10:36:00 来源:通辽文明网


穿越历史的长廊,解读尘封的记忆,岁月流转中,总有一种文化叫非遗。今天让我们走进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鲁皮影戏。

开鲁皮影戏俗称为驴皮影,是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灯光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2007年,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之戏源远流长,开鲁皮影戏已有9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925年,清光绪年间草原放垦以来,随内地农民大批迁入的同时,皮影戏也随之定居开鲁。1948年,开鲁麦新教育馆把分散的皮影戏和艺人进行了集中管理。1951年,文化主管部门在开鲁镇设“民众影剧院”。1978年,开鲁县文化馆成立了曲艺社。1980年,县文化馆举办了首次全县皮影戏调演。

开鲁皮影戏,由舞台、表演及影班人员组成。三平方影窗,一块白布,一盏灯,就是舞台。一位匠人,百张驴皮人儿,一副唱腔,就是表演。灯影下,映各路人物,道世间百态,这是影班人员的世界。受河北滦洲皮影戏的影响,开鲁皮影戏具有“乐亭影”的特点。唱法上,分为“大”“小”“杂”三种类型。演唱方面,强调唇、齿、舌、鼻、喉的硬功夫,要求吐字清、行腔圆。同时吸收开鲁评剧唱腔,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色。

开鲁皮影戏,反映的内容十分丰富,代表剧目有《樊梨花征西》《铁丘坟》《五女兴唐传》《呼家将》《岳飞传》等。作为非遗文化,开鲁皮影戏不仅对传播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对评剧、二人转等地方剧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高秀芝,内蒙古自治区非遗传承人,1947年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她从小受到伯父的耳濡目染,便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伯父的指导下,7岁时,已能完整地唱下经典段子登台演出了。12岁,伯父去世;15岁,当上了妇女队长;19岁,结婚、生子;27岁,不顾家人的反对,正式投师学皮影戏,追寻扎根心底的梦想。苦难日子里,戏中一个个坚强的角色,陪伴、鼓励着她。把皮影戏传承下去的信念,支撑着这位花甲老人。

20多年没唱戏的她,拿出积蓄重新购置了锣鼓钹,赴阜新、天山、奈曼多地,四处寻找已经失去联系多年的几个老艺人,几个人再次聚首,重新磨合、彩排,终于能上台演出了。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尽表喜怒哀乐。“我的儿保宋朝,七郎八虎俱是英豪,边关去镇守,英名四海标……”一段段唱词,声声入耳,帷幕上的人儿,摇头摆臂,带领观众进入了光影交织的世界。在高秀芝48平的小家里,装着大世界、大乾坤。重新包装的大箱子里,珍藏完好的影人子,“一戏一世界,现实生活中有的、一部戏里该有的都有,男女老少、文人武将、猫狗花草……”一本本泛黄的影卷,承载着她独特的记忆,及不能忘却的嘱托。开鲁皮影戏由于表演手段、技术不足,皮影艺人青黄不接,现代娱乐形式的冲击等多种因素,使得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濒临消亡。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采访中,高秀芝几次哽咽。“我学唱皮影太不容易了,一心想把它传承下去。只要有人肯学,我就会毫不保留地教,一不收费,二不怕累。”

所谓皮影戏,终归一场影子的演绎,演绎的是故事,包含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非遗文化的血脉于茫茫长史中簇起火光,将隔热融作温热,让你我再度相拥。非遗文化如香茗,只需浅尝,便有无穷之韵味。传承非遗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皮影的由来: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

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一个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艺人演出皮影时所用的唱腔,除了吸取本地区传统的唱腔外,还有自己的独创。皮影戏虽然看似拙朴,但拙朴中寓巧,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艺术创造力。它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一提起这种轻便的艺术形式,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或者称它为文化生活的轻骑兵。

皮影的制作: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

第一步 选皮

皮影的材料采用羊皮或牛皮。去毛、刮挺、去脂,然后钉在木板上拉紧晒干。设计好的画稿便拷贝在这些皮上。一般细皮用于女性或儿童,粗皮用于武将或莽汉。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比如陇东皮影的制作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

第二步 制皮

制皮的方式有很多,以陕西皮影为例,通常有两种方法炮制它的原材料——牛皮:“净皮”和“灰皮”。“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先将选好的牛皮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取出用刀刮制四次,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工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好后撑在木架上阴干,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灰皮”也称为“软刮”,浸泡皮时把氧化钙(石灰)、硫化钠(臭火碱)、硫酸、硫酸铵等药剂配方化入水中,将牛皮反复浸泡刮制而成。这种方法刮出来的皮料,近似玻璃,更宜雕刻。

第三步 画稿

皮影人物的设计往往脸部体现个性、服饰强调共性,所以一个皮影班的皮影人物,常常皮影头像有一、二千个,而皮影身体只有几百个。演出时,根据剧情需要,只要将不同的头像插到不同身份的躯干上即可。皮影班有句行话叫“一个身体七个头”,说的就是这情景。但女性头像一般是不换的,大约是为了线条的秀美和流畅。

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这些设计图稿世代相传。即按人物的不同身份和个性,设计出不同的形象,但这种设计是有一定程式的,如武生饰武生巾,将军为扎巾、元帅戴冲天盔;丞相穿相貂,文官着板吉;男子按年龄分无须、短须和三髯等。

第四步 过稿

雕刻艺人将刮好的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画稿前对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于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于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这样既可节约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质量,同时也使皮影人物上轻下重,在挑签表演和静置靠站时安稳、趁手。接下来是描图样,用钢针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这叫“过稿”,再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

第五步 镂刻

雕刻刀具一般都有十一、二把,甚至三十把以上。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尖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艺人需要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根据传统经验,在刻制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对于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型花纹则需要用凿刀去凿;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须用斜口刀刻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实线保留形体轮廓挖去余部,为阳刻,多用于生旦、须丑的白脸,凡白色的物体都用阳刻法。虚实线沿轮廓的两侧刻出断续的镂空线,多用于景片建筑的刻制。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刻制皮影有口诀相传,程序如下:刻人面——先刻头帽后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刻衣饰花纹——卍字先把四方画,四边咬茬转着扎。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棂丢出齿,挑成雪花花。刻盔甲——黄靠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刻建筑装饰——空心桃儿落落梅,雪里竹梅六角龟,一满都在水字格。

第六步 敷彩

皮影雕完之后是敷彩。敷彩是皮影制作十分体现功力的一步,根据不同的人物和服装施行不同的色彩,一个人物就是一幅工笔重彩的国画。

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着色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以陕西皮影为例,敷彩的方法是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胶色交融成为粥状,趁热敷在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于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

第七步 发汗熨平

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脱水发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此外还有一种土办法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之脱水发汗。

文/通辽日报记者 阿力玛 孙枫 图/通辽日报记者 康桂君 巴图 沃婉晴

记者手记

以非遗符号 扬文化自信

 

通辽日报记者 康桂君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艺术宝库上的璀璨明珠。那些经过时光积淀的经典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是我们的信仰。通辽,良好的自然生态,多元的生产生活方式,催生了古朴多姿的非遗文化,凝聚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沉淀,它们流淌在通辽人的“血液”里。善良淳朴、正直大气的通辽人,一直将非遗文化符号呵护传承,使通辽这座城为世人瞩目。本期,我们讲述的皮影戏便是其一。

有据可考的皮影戏始于唐代中晚期,至宋代与说唱艺术结合,盛行于宫廷市井。清末民初,在全国盛行。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都是以娱乐为目的。在如今这娱乐生活多样的年代,皮影戏的魅力光环正在逐渐黯淡,只有在一些特殊场合可以看见,如北京的老舍茶馆以及一些演绎着历史的戏院。

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10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当前,国内也有一些地方的“非遗”正面临着“人走技失”的传承窘境。据报道,在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2016年去世人数已高达12.6%。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当初产生时的实用性且无创新形式,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下的年轻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字。这种后继乏人的情形,不仅困扰着当下很多年迈的传承人,也成为“非遗”能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的制约性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视察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通辽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对民间文学进行集成性的采集与研究整理;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代民间文艺的创作者、收集者、研究者,以及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面对现代化与传统的激烈碰撞,行走田野,默默耕耘,为传承中华民族的匠心文脉作出了巨大的奉献。

近年来,通辽人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扶贫、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景区”等多种形式,让古老的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还让非遗“传下去”“走得远”。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传承和保护非遗,就要积极让非遗走进人们的衣食住行里。当前,正处于多元化的时代,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更需要全社会尤其是下一代的共同参与,发扬光大。当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者、继承者,“非遗”文化也便拥有了“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在更多的人心中播下非遗传承的“种子”,在全社会推动更多的人与传承者一道,坚守民间文化阵地,必将真正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着一方精神家园。 

编辑:谢雨廷
回到顶部

通辽市文明办

官方微博“文明通辽”

通辽市文明办

微信公众号“文明通辽”

“今日通辽”

移动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