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只做一件事,35年如一日与荒沙作斗争。库伦旗国有敖伦林场职工吴恩奇用热血坚守、汗水耕耘,从栽树、管护到日常巡护,常年的风吹日晒让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个53岁的人,那双粗糙的手虽满是厚茧,却也是身为林业工人的一枚勋章。
每年开春,冰雪刚刚消融,吴恩奇就与同事们一起上山栽树了。18岁就开始在这片沙地上种树的吴恩奇对陡坡栽树最有体会,挖坑难、浇水难、管护更难,常常是一阵风就把刚栽下的小树苗埋上了。他们就得重新挖坑、浇水,有时要反复五六次树苗才能成活。所以每次栽树吴恩奇都要在现场仔细盯对每一个环节。
库开公路两侧,4000亩樟子松已经将白晃晃的明沙覆盖。当年栽下这些树的时候,为了提高树木成活率,需要人工打井,每口井至少要挖16米深,再备上6000斤水,吴恩奇和同事们反复试验、日夜不停地干,2天之内打了20口井,大大提高了造林速度。吴恩奇见证了樟子松渐渐长高、周边风沙逐年减少,他说虽然过程很艰难,但作为一名林业工人,心里满是欣慰。
国有敖伦林场总面积11.7万亩,其中有林面积7.2万亩,4.5万亩是集中连片的天然阔叶古树林,日常巡护工作也是吴恩奇和同事们的重要一环。经历了从最开始全凭双脚巡林,到配备摩托车,再到配备汽车的历程,吴恩奇熟悉这里的每一棵树木,林场的年轻人都把他当作榜样。
因为治沙植树经验丰富,每年吴恩奇和同事们都会被抽调到其他乡镇参与造林工作。平均每年栽树4000亩,按照每亩地65棵树来计算,35年间吴恩奇和国有敖伦林场的工人们累计栽下近1000万棵树,造林14万亩。
记者 田琦竹 通讯员 木子 振中
通辽市文明办
官方微博“文明通辽”
通辽市文明办
微信公众号“文明通辽”
“今日通辽”
移动客户端